“多年來,我們深耕鋁基新材料領域,搭建起完整產業鏈,推動鋁基產業從初級加工升級至精深制造,從傳統領域進階到前沿應用。”11月12日,寧夏寧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付斌說。在該公司車間,百米長的智能化輥底生產線正以±0.01毫米的超高精度規模化生產鋁基覆銅板。“十四五”以來,以中衛工業園區、中寧工業園區為核心,一批批新材料企業“落地生根”,全市新材料產業規模持續壯大、產業鏈條逐步延伸、創新能力顯著提升。目前,中衛市已初步構建起高性能金屬材料、高性能纖維材料、高分子化工材料、晶硅材料和電池儲能材料五大產業集群。
中衛市鋁基材料產業以寧創科技為核心“鏈主”,現有27萬噸電解鋁、20萬噸再生鋁、40萬噸鋁板帶箔產能及230萬件汽車輪轂產能,形成“電解鋁—鋁合金—鋁型材—汽車輪轂”完整產業鏈。與此同時,寧夏天元錳業集團有限公司依托80萬噸電解金屬錳產能,占據全球36.6%的市場份額,產值突破214.5億元。
中衛市積極引導新材料企業加大科技研發力度,持續提升市場競爭力。利安隆(中衛)新材料有限公司與天津大學合作研發的抗氧化劑和紫外線吸收劑,在全球高分子材料助劑方面具有技術領先地位,占據國際市場份額的31%;寧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攻克制備尼龍66的關鍵中間體“己二胺”的合成技術,打破國外對該領域的技術壟斷,開發出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尼龍66材料;中晶半導體生產的11個9純度硅材料,在分立器件用半導體領域處于國內市場領先地位。
“我們的‘5G工業互聯網+安全生產平臺’,通過集成先進的傳感器技術、機器視覺、智能導航與大數據分析等高科技手段,實現化工生產現場的自動化、智能化巡檢。”寧夏朗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,寧夏朗利5G工廠成功入選工信部公布的2025年5G工廠名錄。
新材料產業已成為引領中衛市產業轉型升級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,截至目前,已匯聚25家骨干企業。中衛市出臺了《中衛市推動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》,該產業產值從2021年的87.6億元躍升至2024年的385億元,成為工業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。今年上半年,新材料產業完成產值215億元,同比增長9.6%,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提升至47%,產業貢獻度持續增強。(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見習記者 楊月兒)